相比自然灾害带来的突发状况,数日之后,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则激起了市场的紧张:国内天然气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改造前景:用太阳能省一半煤电 以空调能耗为例,目前国家对高能效空调和节能灯进行补贴,1级和2级能效的空调售价已接近了半年前4级和5级能效空调的价格,广州苏宁营运总监顾伟透露,以全国的平均使用时间计算,1台大1匹的1级能效空调,1年下来比5级能效空调要省约450度电。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自然能电源研发生产企业,深圳翰田科技董事长巫振乐对记者表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降至2~4毛钱每度,比5毛钱每度的煤电更有成本优势。
他给记者算了笔成本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0年,而企业在3-5年内就可收回投入成本,至少可省下5年的煤电消耗。专家算账 短期成本高长期更省钱 能减少60%~70%消耗的节能建筑,为什么难以推行呢?短期内投入较高是原因之一,但巫振乐说,如果从长期看,则大大节省成本。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的使用等。广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表示,对于具有较好节能潜力的建筑,其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而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8成都是高耗能的。
以安装80盏路灯或大楼顶灯为例,如果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20年内能节约650万度电,等于节约2300吨煤左右。我国建筑能耗目前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达到27%左右,是世界同纬度国家的3倍。2007年上半年长洲枢纽截流断航的两个多月,沿江厂矿企业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上游贵港市工业、港航运输企业的损失超过5亿元。
实际上,近年来西江梧州段已出现多次滞航事件,西江内河调水、发电与通航矛盾日益凸现,各方对有限水资源的争夺亟待加强统筹协调。近年来在强调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背景下,运价低、运量大、消耗资源少的水运价值得以凸显,但一些地方水利水电枢纽却已经成为水运发展的障碍。西津、长洲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枢纽,隶属电力部门。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长洲水利枢纽两线船闸设计单向货物年通过能力4012万吨,但近年来西江沿岸水运发展迅速,华润、台泥等企业不断在上游地区扩产,预计到2010年仅贵港市的水路下行过闸货运量就将超过5000万吨,枢纽船闸通过能力再成瓶颈。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行局局长杜敬民等人表示,目前的管理模式还不适应西江的发展,需要各地方政府及水利部门、电力、航道部门等执法部门成立一个联合协调小组,研究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程,统筹考虑整个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才能够实现整个西江水道效益的综合发挥。由于滞留船舶数量不断增多,10月13日零时,长洲水利枢纽重大(Ⅰ)级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梧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滞航船舶疏航工作。
今年10月流域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偏少近一半,且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提出,要借鉴美国等国家流域治理发展的经验,共同利用、共同发展黄金水道,同时最好实行公司化运作,并且在发展中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以实现开发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10月26日临时开通应急航道后,航道部门进一步加快了坝下航段的疏浚。此外,由于滞航引发了枢纽上游货运价格飙升,原长期在广东营运的广西籍小吨位船舶返回广西营运,造成近期航经长洲船闸的船舶数量猛增,超过了长洲船闸的设计通过能力,短期内难以有效疏散滞航船舶。
上游梯级电站为调水压咸开始蓄水后,西江梧州段特别是长洲枢纽船闸下游水位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船舶通过能力全省煤电油气运迎峰度冬工作会议昨天在南京召开。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供应趋紧。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增加我省成品油和天然气供应计划,确保居民和重要用户的用油用气需求。
同时,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供应趋紧。今年入冬以来,受寒流天气、经济回升等因素影响,全省用电负荷迅猛增长,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到4383万千瓦,比去年冬天最大负荷增加6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积极组织煤炭调运,努力稳定和提高电煤库存,确保发电企业迎峰度冬期间的电煤供应。切实加强电力运行调节,精心组织实施电力供应应急预案,认真抓好电力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能源迎峰度冬工作的重要意义,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千方百计保障重要能源的有序稳定供应全省煤电油气运迎峰度冬工作会议昨天在南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能源迎峰度冬工作的重要意义,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千方百计保障重要能源的有序稳定供应。今年入冬以来,受寒流天气、经济回升等因素影响,全省用电负荷迅猛增长,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到4383万千瓦,比去年冬天最大负荷增加6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同时,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供应趋紧。切实加强电力运行调节,精心组织实施电力供应应急预案,认真抓好电力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积极组织煤炭调运,努力稳定和提高电煤库存,确保发电企业迎峰度冬期间的电煤供应。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增加我省成品油和天然气供应计划,确保居民和重要用户的用油用气需求。
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供应趋紧煤炭日均调入量56.96万吨与11月日均调入量55万吨相比高出1.96万吨,环比上涨3.5%。
12月首周,秦皇岛港铁路煤炭调入量周合计398.7万吨,与11月周平均382.65万吨相比高出16.05万吨。港口方面:秦皇岛港各公司间密切配合,保证进港车辆顺利接卸,并严格按照车辆进出港顺序及时将空车返回铁路,提高车辆周转速度,降低铁路车辆在港停时,提高港口运输生产整体效率。
在铁路与港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到港接卸秩序井然,12月首周煤炭日均到港量高于11月平均水平。铁路方面:截至11月30日大秦线已补齐亏欠并超日历进度12.12万吨。在此基础上,太原局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运势头,力争超额完成3.25亿吨年计划在此基础上,太原局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运势头,力争超额完成3.25亿吨年计划。
在铁路与港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到港接卸秩序井然,12月首周煤炭日均到港量高于11月平均水平。铁路方面:截至11月30日大秦线已补齐亏欠并超日历进度12.12万吨。
12月首周,秦皇岛港铁路煤炭调入量周合计398.7万吨,与11月周平均382.65万吨相比高出16.05万吨。港口方面:秦皇岛港各公司间密切配合,保证进港车辆顺利接卸,并严格按照车辆进出港顺序及时将空车返回铁路,提高车辆周转速度,降低铁路车辆在港停时,提高港口运输生产整体效率。
煤炭日均调入量56.96万吨与11月日均调入量55万吨相比高出1.96万吨,环比上涨3.5%11月30日,记者从太原铁路局获悉:截至当日18时,大秦线完成运量2.9751亿吨,按照铁道部提出的3.25亿吨年计划计算,已补齐亏欠并超日历进度12.12万吨。
目前,该局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运势头,力争超额完成3.25亿吨年计划。大秦线作为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和国家重要煤运通道,不仅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举足轻重,对太原局乃至全路货物周转量的完成也占有较大比重。进入10月份,太原局抓住市场向好、冬季用煤量上升、煤矿复产、施工结束等有利时机,加快增运补欠步伐,每天就大秦线运量完成情况对货源、装车、卸车、机列衔接、车辆移动、设备运行等进行面对面分析,不断优化运输组织,连续创造运量新纪录,运输能力得到最大限度释放,11月追补亏欠446.22万吨。围绕大秦线年运量3.25亿吨这一目标,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下,太原局与呼和浩特、北京、西安、兰州等铁路局加强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增运补欠措施。
2009年年初,饱受国际金融危机之困的太原局在工业用电需求下降和山西煤矿大面积停产、限产的背景下举步维艰2009年年初,饱受国际金融危机之困的太原局在工业用电需求下降和山西煤矿大面积停产、限产的背景下举步维艰。
大秦线作为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和国家重要煤运通道,不仅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举足轻重,对太原局乃至全路货物周转量的完成也占有较大比重。目前,该局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运势头,力争超额完成3.25亿吨年计划。
围绕大秦线年运量3.25亿吨这一目标,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下,太原局与呼和浩特、北京、西安、兰州等铁路局加强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增运补欠措施。11月30日,记者从太原铁路局获悉:截至当日18时,大秦线完成运量2.9751亿吨,按照铁道部提出的3.25亿吨年计划计算,已补齐亏欠并超日历进度12.12万吨。
发布评论